时间:2024-11-07 16:48:51 浏览:276
康乃狄克州,是美国东北部的一州,它的冬天虽然不像最北的缅因州那样寒冷,但是动辄零下的寒风打在脸上,还是会让人不禁瑟缩。
如果可以选择,正常人绝对不会想要在这样的气温下出门工作,更何况拥有”翘课”这个选项的大学生呢?
”太阳都还没升起呢!如果我没去上早八的那门课,应该没人会发现吧!”当时还是大一新生的 鲁迪·盖伊这么想着。或许这样的念头是为了安慰自己因睡过头而产生的愧疚感,又或许他是真的不想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早起上课。
但他从没有想过,真的有人发现,并且还让他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嘿 鲁迪!今天早上的课怎么样?”在盖伊起床到学生餐厅吃早餐时,时任康大教练的吉姆·卡尔霍恩坐在他身旁,并向他询问起了今天早上的课。
此时盖伊的心中无比的惊慌,他不知道为何教练会突然关心他的上课状况,是知道他翘课了吗?还是只是单纯无聊的寒暄?
那么,该向教练坦承自己没去上课吗?还是干脆就骗到底,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喔!那堂课很棒!您知道,上课真的很重要,我总是想保持学习的状态。”当时才18岁的盖伊选择了后者。
卡尔霍恩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静谧的餐厅因而显得更加寒冷。他随后淡淡地指向盖伊的朋友,说:”喔,是吗?因为这位兄弟,知道他刚才跟我说了什么吗?他说他在课堂上,而你没出现。”
这让盖伊瞬间哑口无言,而 卡尔霍恩也没多说什么。他要求盖伊站起来,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从餐厅穿过校园中央跑 1.5 公里。
当时眼睛被雪与雨打湿的盖伊,第一次体会到”诚实”这件事带来的重量。
而下一次再有这样的感觉,则是在20年后。
谈起 鲁迪·盖伊的生涯,”可惜”应该会是其中一个标签。
身高6呎9、臂展7呎3,再加上高达42英吋的垂直弹跳,盖伊可说具备了顶级小前锋的硬体条件。他的身体协调性极佳,拥有如后卫般的敏捷性。当防守者与他保持距离时,他能迅速拔起跳投;而当对手因畏惧他的投篮而选择贴身防守时,他又能藉由爆发力轻松突破。
因此,不少人对他寄予厚望,期待他成为下一个特雷西·麦克格雷迪。
或许近几年才开始看球的球迷对这名字较为陌生,但在当年的麦格雷迪可是叱诧联盟的四大得分后卫之一。拥有与盖伊相似的特质:前锋的身材搭配后卫的灵活性,使他在得分上游刃有余。他那总是睡眼惺忪的神情与场上凶勐的得分火力形成鲜明反差,甚至在比赛最后35秒内连砍13分的神迹,更是被球迷津津乐道。
能与麦格雷迪相提并论,可见当初盖伊的天赋是多么令人垂涎。
有趣的是,休士顿火箭曾有机会同时将二者纳入麾下。
在2006年选秀中,手握第八顺位的火箭选中了盖伊,而当时火箭阵中已有麦格雷迪坐镇。然而,火箭已经确立了以麦格雷迪和姚明为内外核心的打法,而总教练杰夫·范·甘迪更以铁血防守着称,急需为这对核心组合找来防守悍将,以弥补当年为交易麦格雷迪所付出的防守损失,并将目标放在季后赛。
基于这样的考量,他们并没有时间来培养盖伊。一方面,盖伊并非以防守见长;另一方面,他的存在可能会分走麦迪的球权。因此,火箭选择将盖伊交易至曼菲斯灰熊,换来防守悍将谢恩 巴蒂尔。
在我刚来到曼非斯时,我一直很崇拜达蒙。”
”但请不要让他知道。”
”他是我见过最诚实的球员。”
”当我犯了错误,他会当众把我点出来,给我难堪。”
”他让我知道原来我所知道并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多。”
与火箭急于冲击季后赛不同,灰熊在经过几年不上不下的困境后决定重建,目标累积天赋的他们,打算试一试盖伊的能耐。
因此,他们让在联盟打滚了11年的老将达蒙 斯塔达迈尔成为了盖伊的导师。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斯塔德迈尔是个不时与教练争执、吸食大麻、酒驾的问题球员,但对盖伊而言,这位老将却是对自己最”诚实”的前辈,毫不留情地指出他的错误。当时还沉醉在大学风光中的盖伊,犹如被当头棒喝。
或许正是这种震撼教育,使得新秀赛季的盖伊场均能拿到 10.8 分、4.5 篮板,不仅在年度新秀票选中排名第三,最终还入选了年度新秀第一队。
然而,这初出茅庐的荣誉,竟成为了盖伊职业生涯中唯一的奖项。
2007-08 赛季,展现出天赋的盖伊成为灰熊的建队核心。季中,灰熊将原本的王牌保罗·加索尔交易出去,正式让盖伊承担球队进攻主轴的重任。
然而,当时的盖伊仍然只是个二年级生,球队的养成体系也远不如今日完善。灰熊选择直接将球权交到他手中,给予无限开火的自由。在这种几近”放养”的环境下,盖伊缴出场均 20.1 分、6.4 篮板的成绩,然而球队战绩却仅有 22 胜60败,难掩低迷。
虽然给予球权的打法让盖伊的进攻才华得以充分展现,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定位和引导,他在场上的进攻主要依靠单打。虽然数据亮眼,但进攻效率却偏低,显示出这样的成长模式对他的限制。
这种状况直到第三年后半段才逐渐改善。临危受命的总教练莱昂内尔·霍林斯大胆启用二年级后卫麦克·康利与新人中锋马克·加索尔,以这对”内外核心”建立铁血防守体系。随着 2009-10 赛季交易来扎克·兰多夫,这套体系逐渐成形。
在这体系中,盖伊原本应担任在进攻跑不出来时的单打得分点。然而,由于前两年的”放养”使他习惯了持球进攻,当球队转而要求他进行无球跑动和接应投射时,他显得不适应,甚至有些游离于体系之外。尽管灰熊在休赛季与他签下长约,但两者的潜在矛盾已隐约浮现。
2010-11 赛季,盖伊因一次切入中肩膀脱臼而被迫缺席剩余赛季,意外促使灰熊确立了伦道夫(男子名)与气体油的双塔内线模式。这套模式帮助球队结束四季无缘季后赛的局面,并在季后赛首轮以老八之姿击败西区第一的马刺,还与拥有四少的雷霆激战至抢七。
原本大家预期盖伊的回归会让球队更上层楼,然而事与愿违。习惯持球进攻的盖伊与双塔体系始终无法完美融合,或许是为了避免他身上的大约导致球团必须缴豪华税,因此球团果断地将其交易到多伦多猛龙。
但是猛龙球团发现盖伊需要持球且三分并非强项的特质,会和球队核心德马尔·德罗赞产生进攻空间的冲突,也让他的命中率掉到生涯最低的39%,因此也当机立断地将盖伊交易给沙加缅度国王。
”被交易不会让我失去信心。”
”因为这代表另一支球队需要我。”
”生活很艰难,但我习惯乐观以待。”
一年内被交易两次,任何人都会对自己产生质疑,但盖伊并未因此灰心,反而充满期待地加入国王,成为德马库斯·考辛斯的搭档。然而,此时的盖伊无论是在球队竞争力上,还是个人定位上,都逐渐远离了镁光灯,从被视为球队的主角,变成了辅助堂/表兄弟姐妹的进攻点。
然而在国王的四个赛季,盖伊始终无法串连起球队,即使他与堂/表兄弟姐妹确实能帮国王带进一些分数,盖伊也确实在改变过往那种拿球就打的习惯,提高了无球跑动的进攻比例,但是就像当初在灰熊一样,球队疲软的战绩并没有因为盖伊的到来而变得更好,甚至持续无缘季后赛。
尽管如此,这段时间让盖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或许成为一名二当家、支援主力火力是一个合适的定位。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又让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国王的最后一年,盖伊因阿基里斯腱伤势赛季报销。对于一个以运动能力见长的球员来说,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尤其在赛季结束后他将成为自由球员,这意味着不明确的恢复状态可能会使他的市场价值大幅下滑。
”上帝安排每件事都有祂的道理。”
”我现在有时间思考自己之前做错了什么。”
”以及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更好。”
然而,盖伊并没有因为受伤而沮丧,反而利用这段时间沉淀自我,开始反思过去的球风。毕竟此时的他已经31岁,即便没有阿基里斯腱的伤势,体能衰退也是他必须面对的问题,改变打法势在必行。
最终,崇尚团队至上的马刺队看上了他,并愿意给予这位伤后复出的老将一次机会。
诚然,盖伊作为一名偏向单打的进攻手,加入以严谨体系闻名的马刺队,让人不禁怀疑双方能否产生化学反应。
结果却证明,盖伊在这里成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次转型。
”回想我受伤接受手术后,加入马刺的过程。”
”我会坦言那段日子真的很难熬。”
”人们告诉我,说我永远不会再像以前那样。”
”甚至认为,我现在只是替补球员。”
伤愈后的盖伊运动能力虽不如以往,但在马刺的体系中,他学会了以更系统、有效率的方式协助球队。可以说,这时的盖伊才真正开始在一支”具备体系的季后赛球队”中学习如何打球,或者说,如何打出能帮助球队赢球的篮球。
此外,马刺总教练格雷格·波波维奇的团队至上体系也让盖伊的出赛时间有所减少,从过去场均30分钟降至不到25分钟。这样的安排,对于伤后复出的他无疑是有益的。
虽然马刺帮助盖伊成功转型,但他在马刺的后两年恰逢球队进入重建期。对于已经35岁且从未突破季后赛首轮的盖伊来说,实现职业生涯冠军梦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于是,他决定离开马刺,加入前一赛季打入分区准决赛的犹他爵士,希望能在生涯尾声圆梦。
然而,盖伊因为受伤缺席了开季训练营,一直无法完全融入爵士的团队节奏。在爵士的两年里,第一年季后赛首轮再度出局,第二年甚至无缘季后赛。更糟的是,首季的季后赛他被雪藏,没有任何上场机会。
这时,一个念头开始在他的脑中浮现。
”当你职业生涯接近尾声时。”
”有点好笑的是,你会开始挣扎要不要为了成为板凳边缘球员努力。”
”还是乾脆每天早上开车送孩子上学、放学后接他们去买冰淇淋。”
2023年休赛季,盖伊被爵士交易到老鹰,随后又被转手至雷霆,最终遭到裁员。虽然随后勇士队给了他一份一年合约,但他还是在开季前被释出。
尽管市场上有一些对盖伊感兴趣的声音,但真正的机会却寥寥无几。此时,盖伊开始犹豫是否还要继续这段注定会越来越漂泊的职业生涯,只为了换取一个不确定的上场机会,甚至可能根本无法登场,陷入不断签约、被冷板凳、最终被挥弃的循环中。
距离他的大学时光已过去20年,如今的盖伊已有家室,并且有两个热爱篮球的孩子。他一直希望自己能以美国篮球职业联盟球员的身份作为孩子们崇敬的榜样。
然而,这一次,孩子的一番话让他重新意识到诚实的重量。这次,他需要诚实面对的对象,不再是教练,而是他自己。
当他被勇士裁掉后,波特兰拓荒者联系了他,表示愿意给他一个机会。盖伊有些犹豫,于是在某天下午,他询问了大儿子克林特.他原以为这个热爱篮球的儿子会希望父亲接下这个机会,但克林特(Clinton的异体)(m.)的回答却出乎意料。
”不!我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这些话让盖伊开始反思,过去的他将篮球视为避风港。当他拿起篮球,学着迈克尔乔丹投进压哨球,或模仿阿伦·艾弗森那样灵活的运球时,他彷佛能把贫穷、父母的争吵暂时抛诸脑后。
他的天赋,最终也将他带到了NBA,这个世界篮球的最高殿堂。
多年来,他一直把篮球当成自己不可或缺的使命。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和伤病缠身,他却无法面对自己逐渐无法胜任这个角色的现实。
这让他诚实地对自己说”该结束了”变得极为艰难。
”爸爸,回家吧!别工作了!和我们一起出去玩吧!一定会很有趣的!”孩子们的这番话,让盖伊回到了现实。他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那个只活在篮球中的少年。现在,盖伊决定放下那个陪伴了他大半生的篮球,准备开启下一段人生旅程。
”如果我说我的职业生涯完全如我所愿,那我就是在撒谎。”
回顾盖伊的生涯,这段长达18年的职业旅程,他从未入选过明星赛,季后赛的战绩也仅止于首轮,这些都远低于他生涯初期所被寄予的厚望。如果他当时能加入一支拥有完善体系的球队,如果当初在国王对阵步行者的比赛中没有选择切入,或者没有离开马刺,或许他的职业生涯会是另一番模样。但尽管生涯未如预期的完美,对盖伊而言,他已经竭尽全力。
现在,他诚实地面对了自己,并准备好迎接人生的下半场。